叙事疗法在治疗网瘾少年中的案例分析
时间:2019-12-06 浏览量: 963 来源:京师博仁
叙事疗法作为新颖独到的心理治疗模式,它通过叙述故事的方法去帮助当事人找出遗漏片段 ,以唤起当事人改变内在力量的过程 ,激发当事人内在的心理动机;并通过叙事的启发,鼓励当事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出困境。
叙事疗法认为,生活中,人都有讲故事的天性,讲故事、听故事 是一种最好的心理交流和咨询手段;故事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有情节、过程、容易引起心理共鸣;当事人 自我是故事的作者 ,也不断诠 释故事的意义等。基于此,叙事疗法发展出几条基本理念,如:故 事叙说、问题外化、进行对比、给予当事人 自主权。叙事疗法给人们提供出一种崭新的观察世界、生活、人生的角度和方式,并提出发现生命的意义比问题本身更重要的论点,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 践意义 。
一 、 案例资料
张某,男 ,17 岁,独生子,高中生;性格开朗,健谈,人际关系良好,热心助人,酷爱运动,好表现。父母收入中上等 ;无精神病史。 高中后,父母奖励其一台电脑。偶然机会,接触网络游戏。后来则不听父母管教,痴迷网游 ,无心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张某通宵上网,无心读书,不惜逃学,亲子矛盾激化。不上网,就出现焦躁、不安、郁闷、发脾气等症状。每周上网 20 小时以上,以玩游戏为主。结合Y oung 网络成瘾诊断量表 ,张某属于电脑游戏成瘾型。
二 、矫正方案
张某处于青少年阶段 ,具有一定的自我认知、自我调控及语言表达能力。本案例拟采用叙事疗法治疗,基本步骤如下:
第一阶段:外化叙事,追本溯源
首次治疗中,咨询师应引导张某建构一个热心助人、富有同情心、但痴迷于网游 、亲子关系紧张的少年形象,帮助张某将自己和故事分离,客观认识自我。咨询师扮演一个对张某的故事一无所知的同辈人,不对张某的故事评价。
同时 ,咨询师应采取好奇的姿态陪张某一起探讨生命的意义。但倾听不意味着放弃回应,在叙述模糊的地方,咨询师可以通过“解构式问话”等要求张某重述,这可能恰是问题的症结所在。首次治疗的任务是耐心倾听,此过程可使咨询师完整了解来访者。
第二阶段:寻找亮点,人性关怀
接下来 ,帮助来访者挖掘被主流故事忽略的支线故事 ,如张某乐于助人 ,富有同情心,性格开朗,人际关系良好等。这些容易被忽视的支线故事里 ,我们可以帮助张某认识自己积极的另一面;通 过提问和对话 ,丰富、提升这些充满力量的生命故事,让张某在故 事里得到比较充分的自我认同,让张某走出“坏学生”的自我污名和自暴自弃的念头。
关怀大于治疗 ,咨询师应将决策权还给来访者,让他在感受到 咨询师关怀的同时,悦纳自己。同时,可邀请张某的亲朋好友。 一起 参与;或者发奖状、写信、电子邮件等方式与张某进行沟通,为张某 提供更多的人性关怀。
第三阶段:改写故事,重塑生活
下一步由张某找出与自己的限定性故事套路相逆的可能性, 即让他重构一个 自己期望的、无网瘾困扰、家庭和谐的主人公形象,咨询师可以通过角色筹划、通信治疗等方式予以支持。
为巩固成效,有必要为张某寻找改变见证人。询问张某“你 最好的朋友中,有谁知道你是如何走过来的吗”,“家人中谁对你 这样的改变最感骄傲 ”,这些人都可作为张某 的见证人。通过见 证人,让自己得到更多的力量。治疗末期 ,注重告别仪式的运用。 咨询师可辅助张某完成网瘾的告别宣言,邀请上述见证人参加,告 别仪式可在治疗结束时进行,仪式应严肃郑重,在仪式中要求张某 签名画押,宣读。告别仪式结束后 ,张某的治疗到此结束。
三、给网瘾少年父母的家庭建议
首先,与孩子建立平等的关系。孩子追求独立的愿望强烈,网瘾也是对管教的反抗。父母要俯下身子与孩子交流 ,让他知道父 母是值得信任的人。其次,在生活中给孩子更多的鼓励。网游往 往是孩子缓解学业压力、寻求精神寄托的途径。孩子此时最需要 的是父母的肯定和鼓励 ,以让自己重拾信心。再次,支持孩子与外 界接触。培养孩子兴趣 ,分散他对网络的偏好,把电脑的危害降低 到最小;鼓励孩子外出活动,逐步脱离掉虚拟的游戏世界。最后,以身作则 ,同孩子一起成长。父母可以找寻自己不良嗜好 ,制定日常计划表 ,与孩子相互监督、共同进步。
热门推荐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010-5920-1666
400-6262-918
售后支持:010-5920-1699
商务合作:010-5920-1656
加入博仁:010-5920-1690/1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