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秀是真的么?
时间:2019-12-06 浏览量: 695 来源:廖阅鹏
人们普遍对于催眠秀的戏剧效果啧啧称奇,颇想一探究竟。在几次催眠秀热潮的推波助澜下,催眠变成热门话题,也间接带动了台湾人认识催眠、学习催眠的风气。
我也观察到,不少心理学界、医学界人士对于舞台秀催眠师抱着轻蔑的态度,认为这些人不学无术,误导大众对催眠形成错误印象。由于每次催眠秀,只要参与者多,多少会制造出几个产生精神困扰的观众,医学界,尤其是精神科医师更是逮到大好机会重炮轰击,记得有一位美国来的催眠师就是这样,在舆论一致的挞伐下,黯然结束表演行程,仓皇离去。
催眠秀本来就是秀,目的在于娱乐大众,就娱乐的观点,确实是既新鲜又有趣,我自己也蛮喜欢看的,还常常为其中的巧思,创意拍案叫绝!
在历史上,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催眠并不被正统的医学界接受,如果不是江湖卖艺的催眠表演者传承这门技艺,恐怕催眠术早已销声匿迹了。
催眠表演者为了吸引目光,也常常在表演里掺杂一些耸人听闻的内容,例如窥心术、动物催眠、念力控制,而其实都是与真正的催眠无关的,难免会被高尚之士轻蔑。
然而催眠表演者为了快速诱导参与表演者进入催眠状态,必然多方尝试各种催眠手法,譬如说,在嘈杂的现场让入进入催眠状态本来就难度加高,这是催眠表演者必须征服的难题。以至于催眠表演者常常会觉得自己的催眠技巧可比学院派的蛋头学者高明多了。
一场好的催眠秀,除了催眠师的催眠手法必须非常纯熟之外,还要许多条件配合。
首先,催眠师必须精通于挑选最适合的观众来参与表演。
最适合的观众,本来应该是催眠敏感度最好的人,他们可以迅速进入深度催眠状态,完美地达成催眠师的指令。
然而在舞台上,观众只要看到外在的表现就好,也无法知道内在是否真正进入催眠状态,所以,最适合的观众也包括了动机强、配合度高、表演欲旺盛的人。
当这样的人站在舞台上,感受自己成为全场成千上万的观众目光汇聚的焦点,他会产生一种心情,他是这场秀的要角,他不能搞砸这场秀,他要全力配合,而且,他也确实乐在其中。所有日常生活的琐事都滚一边吧! 只要催眠师的指令不要挑战他的道德禁忌,不要让他感到没有面子,其他都没有关系。如同艺术家安狄.沃何(Andy Warhol)说过的:“每个人在一生当中起码该风光一次!”
你瞧瞧,成为超人满场飞,多么威风!成为大指挥家,尽情挥酒,多么痛快!即使成为脱衣舞娘,又有什么呢,反正我被催眠了,与君同乐啊! (请注意, 即使再怎么投入的人,也不会真的把身上的衣服脱个精光! )
有一次,我就看到催眠师下指令给一批人,让他们忘记自己的名字,另外给取了新名字。有些人不在乎这个,欣然接受指令,可是点名到老牌演员郎雄,问他叫什么名字的时候,他客气地笔直站起身来,回答说:“对不起, 父母给的名字不能改,我叫郎雄。”
所以,我们了解到,看起来在舞台上进入深度催眠的观众,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假的,而是充分配合而已,然而无论是真的或假的,都达到了皆大欢喜的娱乐效果。
一般来说,舞台秀催眠师绝对具备了精明、敏锐、机警、老于世故、幽默风趣、善于掌握现场气氛等等的性格特质,站在舞台上光芒四射,这样才能吸引观众参与的热情,否则他的舞台秀生涯早就完蛋了。
比方说,他的举手投足都能带来效果,他必须敏锐地从观众的肢体语言读出对方是否有配合的意愿,当观众的催眠敏感度或配合度不高时如何请对方下台而不会令人不悦,当催眠失败的时候如何自圆其说以维持场面热度。
我在纽约上Train the Trainer的课程时,还曾经听老师哈特博士谈起一则趣闻, 说有位日本年轻人帮某位在日本巡回演出的舞台秀催眠师翻译,整个表演行程结束后,虽然从来没有受过正规的催眠训练,这位年轻人是个天生的舞台型人物,-握起麦克风,整个人就开始发光。他完全模仿这位舞台秀催眠师的手法,竟然也在日本掀起一阵风潮,成功地发展他自己的催眠秀事业。后来他功成名就后,特地飞来纽约,要求哈特博士给予专业训练,哈特博士简直不敢相信有这种事,直到看到对方带来的录像带、与新力等日本各大公司高阶主管合照,他才叹为观止,信了,就帮他密集特训了一个星期。
可见,即使不懂得催眠的人,只要完全模仿舞台秀催眠师的手法,也能达成娱乐大众的效果。
总结来说,催眠秀有真有假,它的重点在于让大家开心,让大家觉得秀很好看,至于配合演出的人是否进入催眠状态并不是关键,关键在于配合演出的人是否“配合”。
热门推荐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010-5920-1666
400-6262-918
售后支持:010-5920-1699
商务合作:010-5920-1656
加入博仁:010-5920-1690/1695